中国首个个人生育基金会设立:梁建章投5亿港元支持生育

频道:体育 日期: 浏览:1

界面新闻记者 | 赵孟

界面新闻编辑 | 刘海川

2025年11月20日,即世界儿童日当天,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梁建章宣布以个人名义在香港设立“创生基金会”(Genovation Foundation Limited),计划五年内投入5亿港元,聚焦“经济补贴、文化倡导、政策研究”三大方向,系统性探索应对低生育率的社会创新路径。这是中国首个由个人发起并主导的生育支持专项公益基金会,标志着民间力量在生育支持议题上迈出了里程碑式的一步。

作为长期关注人口与创新力关系的学者型企业家,梁建章认为,“孩子是最好的‘新基建’”。他在多部著作中提醒,年轻人口萎缩将直接削弱国家创新活力与长期经济增长动力,而破解这一困境需要政府、企业与社会形成合力。“创生基金” 以 “一个地区试点、三大方向发力” 为核心,被认为是他将学术研究、企业实践转化为可复制社会经验的一次重要探索。

梁建章告诉界面新闻,基金会的投入来自他个人,出发点是对低生育率问题这一社会问题的重视,“我们更希望以此为契机,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”。对于为何选择将基金会设在香港,他表示,此前也在内地做过了解,但流程相对复杂,而香港是理想的国际化试点,在此积累的经验能为内地提供参考。“基金会是对国家政策的补充,未来希望将成功模式推广至内地。”他说。

他表示,低生育率是全球共同挑战,需要跨国家、跨学界的经验共享。因此,基金会将重点支持国际人口政策研究,核心举措之一便是于2026年1月在香港举办首届 “全球生育危机论坛”,该论坛由北京大学、香港大学、普林斯顿大学等顶尖高校联合主办。

论坛将围绕全球人口形势、低生育率经济影响、各国政策实践、女性生育与职业发展平衡等关键议题,兼顾宏观分析与个体故事分享,计划常态化举办,打造长期稳定的国际交流平台。梁建章认为,科学政策与足够支持力度能有效提振生育意愿,而论坛正是为了汇集全球智慧,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。

除了支持每年度举办“全球生育危机论坛"进行政策研究外,基金会还开放两大方向资助的申报:面向香港地区在读博士生的生育津贴、面向全球的“生育友好”主题文化艺术创意项目资助。

博士生作为科研创新的后备中坚,正处于学业攻坚、职业起步与家庭规划的关键交叉期:虽处生理生育黄金期,却常因科研压力大、收入有限、育儿成本高,被迫推迟甚至放弃生育计划。作为第一阶段的工作,基金会将在香港率先试点,针对高校在读博士生推出专项生育津贴。

基金会推出定向解决方案:2026年1月1日(含)后生育子女的香港全日制在读博士生家庭,可申请5万港元育儿与教育津贴,有效缓解经济负担。申请流程简洁高效:申请人仅需提交子女出生证明、高校在读证明及成绩单,基金会将在14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,5个工作日内拨款。

梁建章表示,养育一个孩子的总成本高达上百万,5万港元的津贴并非旨在覆盖全部成本,而是为处于特定人生关键阶段的博士生群体提供一份及时、精准的的支持,旨在缓解他们初为父母时的即时经济压力。而且,他们也是社会的创新主力。 

他还表示,低生育率背后是经济成本、社会观念、生育焦虑等多重因素交织,破解难题既需物质支持,更需文化氛围塑造。为此,基金会设立 “生育友好” 文化艺术创意专项,面向全球征集能激发生育意愿、传递家庭温暖、破除生育焦虑的作品与项目。

该专项资助至高奖金100万港元,每年评选一次,鼓励通过各类艺术形式、文旅活动、创意方案等,让生育成为更具幸福感、安全感的选择。

“低生育率问题深层次上是文化和社会观念问题。 ”他向界面新闻表示,“一个成功的文化项目,其触及的受众是百万级、千万级的,对社会观念的潜在影响深远。较高的资助额度是为了激励高质量创意,投入产出比可能非常高。”

过去十余年,梁建章出版《人口创新力》《创新主义》等著作,并在携程率先落地一系列生育友好实践:除全球员工均可获得生育补贴外,还推出3天额外育儿假期。同时,他也致力于用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搭建生育友好的社会共识,如此前主创生命哲学寓言小说和戏剧《永生之后》、推出多孩家庭访谈节目《梁建章对话多孩 “生” 活》等。